作者 | 魏婕编辑 | 黎明 “人在美国,刚下飞机”、“喜提劳斯莱斯幻影”、“妈妈送我40万的床”……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:无论打开什么APP,都有人在展示自己的富裕生活,营造出一种“众人皆富你独穷”的氛围。从微信朋友圈到知乎,从抖音到B站,从大众点评到小红书,但凡带有一点社交性质的APP,你都逃不过被炫一脸的遭遇。仿佛所有的APP,都有博主在炫富。深燃发现,这些炫富博主背后,有的单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炫耀欲望,有的是写好了剧本等你“上钩”,你的喜怒哀乐都在他们的预期之内。而根据其炫富手法、平台不同,变现的方式也不同,有通过炫富积累粉丝做副业的、有接品牌推广“恰饭”的,也有引流带货的。而那些给炫富博主提供展示舞台的APP们,在某种程度上也乐于容纳炫富内容的存在。既然炫耀和嫉妒是刻在人性里的特质,无论是图文时代还是短视频时代,只要有炫富的地方就有流量,就不缺关注与讨论。通过炫富内容引流是一把双刃剑。如果平台没有平衡调控得当,轻则影响产品调性,重则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。如果炫富内容未必真实,掺杂了虚假宣传等问题,更是会将平台推向危险的境地。用户增长与内容合规、可持续一直都在考验着APP们的运营智慧。 01阵地在变,炫富不变 从图文时代到短视频时代,内容的呈现方式会变,炫富的阵地会变,但人们炫富的冲动和欲望不会磨灭。一代又一代的炫富大军,总是猝不及防地将你包围。微博是主要的炫富阵地之一,毕竟能让全国网友都有机会看到你炫富,“杀伤力”是最大的。不管炫富的浪潮如何前浪拍打后浪,微博在炫富大潮中总能占据一席之地。“一边喝着意大利托斯卡纳1564年美第奇家族的普娜庄园的泉水,一边吹着庚子年戊子月冬至日黄浦江的江风,我的心情宛如勃拉姆斯的Scherzo in E Flat minor for Piano”,遭遇网友群嘲、围攻、登上热搜又归于平静之后,凡尔赛女王“蒙淇淇77”如今依然在微博上孜孜不倦地分享着自己的精致生活。来源 / 网络微博上,关于炫富的话题总能引发人们的热情。2020年底,凡尔赛一词走红,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经意地、拐弯抹角地炫富,展示高品质生活。早在2011年,微博就已经是郭美美的炫富主场了,出狱之后的郭美美,如今依然在微博上展示“包游艇出海”、“来长沙演出不小心买了套新房子”、“不想买宾利了,姐妹让我直接买魅影”的奢华生活,粉丝数过百万。之后,微信朋友圈成为更具针对性的炫富阵地。当你在辛苦打工的时候,朋友圈总有人在丽思卡尔顿酒店和闺蜜品尝下午茶;当你国庆节瘫在家里吃外卖的时候,朋友圈有人已经坐上了直升机鸟瞰迪拜。不过后来大家发现,朋友圈图文很容易造假。闲鱼上3块钱就能买到上千张高清图,涵盖各个场景,多花2块钱还能修改朋友圈定位。把你从北京送到迪拜花费可能上万,但把你的朋友圈定位改到迪拜只需要2块。大家对于朋友圈的图文炫富已不再当真,只会面无表情地屏蔽或划过,连个赞都懒得点了。后图文时代,知乎破圈,从邀请制变为全面放开注册,同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遭到质疑。知乎炫富体,不直接展现豪车、名包等物质元素,而是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言辞中,以多数当代青年求而不得的“生活方式”,来彰显自己的富有和成功。网友将知乎“炫富”标准套路总结为——“谢邀,人在美国、刚下飞机、博士学位、年入百万。”2017年,知乎曾发布用户画像,称高学历人群占比达到80.1%,硕士及以上人群比例高于总体水平,近两成用户拥有海外留学经历;从月收入分布来看,占比76%的高收入人群和小康人群是使用知乎的主力。不过后来,一些用户发现,这些光鲜的经历可以编出来。同样是在2017年,知乎用户海贼-王路飞一人分饰244角、编造“身价9位数、买兰博基尼、担任腾讯安全总监”等个人经历的事迹败露,撕破了知乎专业高端的标签,一时间,“来知乎,分享你刚编的故事”的调侃此起彼伏。来源 / 网络如果说,微博、朋友圈、知乎遇到炫富博主只是偶然,那么“以种草之名,行炫富之实”的小红书,成为了最能堂堂正正炫富的平台,甚至有网友将小红书戏称为炫富世界杯的举办地。小红书的炫富风气严重到什么程度?2018年11月,小红书合伙人曾秀莲在公开演讲中还特意强调,“炫富不是我们的价值观......炫富式分享只存在于早期”。